一早起床見天還在下雨沒法騎車,和秀芬商量過後決定帶小朋友去逛博物館,家蓉五下社會課有談到台灣的歷史,有關荷蘭人及史前文化等,剛好台北縣政府有辦「藝遊博物館 發票做慈善」活動,就是持有當月份之任何金額發票或收據(需蓋有免用統一發票章)即可免費參觀本縣所屬博物館(鶯歌陶瓷博物館、淡水古蹟博物館、十三行博物館、黃金博物館、板橋林家花園)(1張限用一人一次),而我們計畫先遊淡水古蹟博物館再至十三行博物館。

          而淡水古蹟園區包含淡水紅毛城、滬尾砲台、淡水龍山寺、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馬偕墓 等許多景點,我們今天鎖定淡水紅毛城及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俗稱小白宮,剛到紅毛城時剛好有團體解說,我們也順勢和他們一起由專業導覽員聽解說,非常詳細談到紅毛城的歷史背景及建築特色。

        淡水紅毛城主堡是一座方形城砦,最適合防衛,同時它的地基深、牆壁厚,加上「外石內磚」的砌法,在古代可不畏砲火的攻擊。主堡內分為上下二層樓,內部採半圓筒形的穹窿結構建造,上下樓的穹窿方向相互垂直,讓主堡更加穩固。英國人進駐後,除了將尖形屋頂改成平台式,在東北及西南角位置增設角樓二處,二樓南側外也增建露台,露台上同樣設有雉堞及槍眼,居高臨下看守,以防止入侵者侵擾。最重要的是英國人將原先灰白色的紅毛城,粉刷成紅色的特色牆身。

      紅毛城的歷史發展從原本的軍事用途逐漸轉化成領事辦公的場域,在建築空間的結構上,可以看到主堡建築依舊留有防衛功能的設計,建築內部為了辦公而增置的設備有文件焚化爐、保險庫、文件保險箱及壁爐等。當時英國領事擁有「領事裁判權」,在底樓設有四間牢房,用為在台灣犯罪的英國犯人的臨時拘留所,牢門上並設有送食口及窺孔英國領事館主要工作包括處理國際事務和照顧僑民,同時兼管海關稅務。

      自從淡水港貿易額大增後,英國商務拓展,領事館的業務於是日漸龐雜,其地位自然也更加重要,在 1878 年於紅毛城主堡東側增建領事官邸。
  【領事官邸】不那麼突兀地立於高地,前庭綠地讓它退縮其後,靜伴主堡;紅磚、迴廊、斜屋頂,散發細緻、溫暖的風格,更是軟化了主堡軍事剛強的建物線條,這兩種氣氛完全不同的建築體,如此協調地結合在這片坡地上。
  興建這座精美的紅磚洋樓的英國領事為班德瑞 (Bourne) 或荷蘭 (Holland) ,他們當時聘請英國建築師設計,但是紅磚及匠師可能來自福建廈門。領事官邸底樓西側為客廳及書房,東側為餐廳及配膳室,後側為洗衣間及數間傭人房。二樓有三間大臥室及貯藏室。底樓入口設一座扶手大樓梯通往二樓,天花板懸垂大吊燈以示氣派。院子裡滿植玫瑰花,官邸迴廊是喝下午茶的場所,屋後有許多僕役供其呼喚差遣,體現領事優越生活的一面。官邸內的客、 餐廳及主要臥室內皆設有壁爐,英國建築空間的特色。

        清代海關分為兩種,一為常關,稱舊海關,一為洋關,稱新海關。常關乃就本國船隻裝載貨物徵收關稅,也就是國內貿易的稅關。臺灣在設行省之前,隸屬福建省,屬福建海關管轄,並無常關之設。 1862年7月18日 滬尾(淡水)洋關正式設立,小白宮現定為縣定古蹟。 
         淡水開埠後,稅務司實質上掌握了洋關行政與稅務大權。淡水關初設人員不多,侯威爾任職稅務司期間,其他海關洋人亦只有四人。隨著關務越來越繁雜,洋關人員也日益增加,因此有了購地建屋之需求,並於同治五年三月十日(1866.4.24)向地主吳春書、吳惶葉兄弟購買土地準備起蓋公館。同年,清廷「以關稅作為清政府償款擔保,以海關作為可靠的財物代理人的途徑」,於是,在經費有了著落及外籍稅務司制度十分有效率的條件下開始興建第一棟海關官邸提供稅關長居住。到了光緒元年 四月二十七日 ( 1875.5.31),海關又向吳氏兄弟再購買官邸左側土地,建另外兩棟宿舍,供秘書(書記)及其他海關關員居住。

        小白宮,正立面向南,面對淡水河,有十一個半圓拱圈,東、西面各有四個半圓拱圈。規律對稱的拱圈,在視覺上具有協調柔和與美感。東、西、南三面的拱圈迴廊,除視覺效果外還可增加光照面積,使每一個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日照與視野。門窗的位置均與迴廊拱圈相呼應,除採光性及通風性良好外,更便於由室內觀賞室外景色。迴廊每一扇門窗上,都附有木質的活動百葉窗,作為調節光線及加強遮陽效果之用。屋頂是四坡式斜屋頂的基本形式,方便排水,亦可增高室內空間或作成閣樓使用,同時具有隔熱作用。屋頂上設有煙囪,是壁爐設備,壁爐主要作為取暖及防潮用。地基用紅磚及石材砌成基座,外側周圍則留有通風口,基座抬高約 一公尺 ,既可防潮又能表現出主人之尊貴氣派。

        小白宮是一棟殖民地式建築。殖民地式建築之特徵有抬高地基、四周有類似迴廊之 Verandah(涼台)的設置、落地門窗、煙囪等等。涼台的設計佔建築面積很大的比例,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生活空間,與僅為增加建築面積之Balcony(陽台)設計不同,因此這種擁有大面積的Verandah的殖民地式建築又稱為Bungalow(涼台殖民地式建築)。
        「藝遊博物館 發票做慈善」:http://www.culture.tpc.gov.tw/common/html/cabtc/01detail.jsp?nid=6215&cparentid=127&cid=175
淡水古蹟園區網站:http://www.tshs.tpc.gov.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kc03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