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剛騎單車時走自行車道,經常會到十三行博物館,但從來都沒進去過,直到最近家蓉國小五下的社會課,談及台灣的史前文化,才知十三行是考古遺址,剛好趁「藝遊博物館 發票做慈善」活動免費來去走走。

十三行博物館是一個很有特色的建築:(以下資料節錄於官方網站)
        建築由孫德鴻建築師設計。曾獲2002年臺灣建築獎首獎、2003年遠東建築獎首獎,為近年來頗受注目的話題建築!十三行博物館佔地約三千六百坪,全館面積約兩千坪,建築的原始構想來自於考古發掘及先民乘船渡海來台的意念。

        全館藉由三組不同型態的建築群,架構成完整的概念,分別表達山與海、過去與現在的意象,並以真實透心的材質,如清水混凝土、砂岩及老化的金屬板等,構築成完整的理念。

        鋼構建築象徵海,所有的結構軸線均以放射狀指向海洋;斜緩的屋頂象徵過去十三行人生存環境中的沙丘或海中凸起的鯨背,觀眾可以自館外地面直接拾階而上,享受極目四望的遼闊感及攀行於屋頂上的新奇感。 

        山與海的交會處,是一座連結過去與現在、代表時間軸的斜倒八角塔,傾斜不正的設計影射毀壞的遺跡及無法還原的歷史真相。塔內動線的安排,引導觀眾在不同的空間轉換中,感受時間長廊的悠久,體會歷史深刻的意涵。

▽民國四十四年秋天,一位空軍飛行員隨機飛越觀音山上空時,驚見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發現了鐵礦,才會影響羅盤!於是少校決定協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物,另外也發現了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由此判斷為史前遺址,並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1989年政府計劃在十三行所在地進行污水廠興建工程,此舉勢將徹底破壞十三行遺址,考古學家大力呼籲保存遺址,並在社會大眾的熱烈迴響下,進行十三行遺址的搶救工作。 ▽雕花陶罐:鼓腹凹底的陶罐,表面刻畫雕鏤幾何花紋,於口緣與腹部上部,各有連續的帶狀幾何形文飾,極為精緻,為台灣史前文化僅見。

▽這件單把、折肩、圈足人面陶罐是十三行遺址(1800~500年前)最具特色的出土文物之一。質地為紅褐色夾砂陶,其口緣、足部的表面均勻散佈圈印、櫛點等裝飾圖樣,而最特別的是陶罐腹部生動的人面造型:微突的眉脊、狹長的雙眼、微張的嘴角、再配上臉頰旁立起的雙耳,充分顯示了史前居民精湛的製陶技術與豐沛的創造力。人面陶罐為墓葬出土文物,推測可能為宗教用途,日常生活中並不使用。

▽三層樓的清水混凝土建築,象徵山型,量體簡單素淨。側邊的兩道高牆直指觀音山上的大坌坑遺址,隱含十三行與大坌坑兩文化的時間連結。

▽四樓時光走廊下方是展示廳挺高的



▽剛好還有體驗學習作砂畫

▽ 室內樓梯

台北縣立十三行博物館:http://www.sshm.tpc.gov.tw/web/Hom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kc03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