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巡守隊辦尾牙老婆很幸運的抽到一台變速腳踏車

今天我們將四部大小單車全擠入後車還不小心將我的愛車刮傷

一路由家中來到了【猴硐】是台北縣瑞芳鎮的小小村落,包括弓橋里、光復里、猴硐里、碩仁里,人口才一千五百人,以前煤礦輝煌時期上萬人在此採礦賺錢養家。

因為出門比較晚所以約中午才到,所以大家的肚子都餓了

單車第一站就直奔【猴硐車站】前的麵攤,是個老店我們二年前來也是它溫暖了我們的胃。

【猴硐車站】位於東部鐵路幹線上所以南來北往的列車還滿多,可在鐵道邊與火車有近距離的接觸
(是照相啦)。侯硐車站舊名為猴洞,此地於清乾隆末年時期,仍少有居民定居,山中洞穴多藏有猴群,幾經演變猴洞便成為該地地名。1920年(大正九年)一月二十七日瑞芳、猴洞段鐵路開始營業,民國五十一年四月一日改站名為侯硐。

侯硐站旁邊有一棟黑色的大型建物,就是瑞三煤礦遺址。它的整煤場及運煤橋合為一體,為產煤盛期時全台最大的選煤整煤場,產煤量及品質冠蓋全台。侯硐地區各礦坑所挖出的煤,都以輕便運煤台車送到本選煤場,經各種機械清洗、篩選再分裝火車、汽車運往各地。當時所產生的煤塵污空蔽日,附近建物屋頂都有一層煤灰。原來的高空運煤鐵橋,一般人稱它為三層鐵橋,橫跨基隆河與一棟三層樓高的選煤場,緊緊貼著建築,是大正九年
(1920)春季日本人配合火車通車,為方便運煤而設計興建完成的。鐵橋橋面鋪設木板,木板上架設兩股運煤台車鐵軌。

由「三分仔火車頭」牽引運煤台車,送至選煤大樓選煤、整煤、
洗煤然後裝載在煤炭專用貨車廂經火車運出。三層鐵橋除了運煤外,也提供民眾做進出車站的通路。除木造樓梯外另有一部先進的升降機可供運煤台車及人員上下使用。現在所看到的鋼筋混凝土高空圓弧拱橋,是瑞三公司於民國五十四年八月十日重新興建完成命名為「瑞三大橋」,但是兩個橋柱依然置於舊有石造橋墩上。此瑞三大橋與整煤大樓從日據時代至今一直都是侯硐的地標建築。

接著延著小路至尾端的瑞三本礦:本礦坑道位於侯硐南方的鐵道旁,於昭和
15年〈1940年〉開坑,是瑞三礦業公司最重要的採煤坑道之一,其產量亦嘗位居省煤之翹楚,民國79年〈1990年〉煤礦停採,本礦乃封坑而走入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kc03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